买卖点:就是买入或卖出股票的点位或者价位。市场交易,归根结底就是买卖点的把握。
100%安全的买卖点:就是这点之后,市场必然发生转折,没有任何模糊或需要分辨的情况需要选择。
第一类买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跌破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一类卖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突破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二类买点:某级别中,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上涨结束后再次下跌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二类卖点:某级别中,第一类卖点的次级别下跌结束后再次上涨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三类买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 抽,其低点不跌破走势中枢上边缘 ZG 的走势中枢终结点。
小级别底背驰引发大级别向上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中枢出现第三类买点。
第三类卖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 抽,其高点不升破走势中枢上边缘 ZD 的走势中枢终结点。
中阴阶段结束时间的辅助判断:某一级别的布林通道收口,就意味着比这低级别的某个中阴过程要级别扩展或结束了,一般都对应着有相应的第三类买卖点。
一定要注意,并不是任何回调回抽都是第三类买卖点,必须是第一次。而且,第三类买卖点后,并不必然是趋势,也有进入更大级别盘整的可能。但这种买卖之所以必然赢利,就是因为即使是盘整,也会有高低点出现。操作策略很简单,一旦不能出现趋势,一定要在盘整的高点出掉。
小背驰-大转折定理: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走势中枢出现第三类买卖点。
买卖点定律一:任何级别的第二类买卖点
都由次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卖点
构成。
趋势转折定律:任何级别的上涨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卖点构成的;任何的下跌转折都是由某级别的第一类买点构成的。
买卖点的完备性定理:市场必然产生赢利的买卖点,只有第一、二、三类。
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买卖点中的某一类。
但一定要注意,并不是任何回调回抽都是第三类买卖点,必须是第一次。
操作策略很简单,一旦不能出现趋势,一定要在盘整的高点出掉。
区间套:就是根据背驰段从高级别向低级别逐级寻找背驰点(即买卖点)的方法。
这就是本理论的独门武器了,充分利用可操作的走势中枢震荡(例如日线、周线等),把所有投资成本变为 0,然后不断增加可持有筹码。注意,这些筹码,可能是新的有成长或低估价值的公司。
注意,任何的投资,必须是 0 成本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第一类买点: 利用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首先要利用长期均线
上位最后一次缠绕后背弛构成的空头陷阱抄底进入,这是第一个值得买入的位置。
第二类买点: 即第二个值得买入或加码的位置,就是短期均线上位后第一次缠绕形成的低位。
第一、二类卖点:与买点的情况相反。
第一类卖点:短期均线上位缠绕后出现背驰。
第二类卖点:长期均线上位的第一个缠绕高点。
买点定律: 大级别的第二类买点由次一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短差程序: 大级别买点介入的,在次级别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可以先减仓,其后在次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回补。
应用要点: 买的时候一般最好在第二个买点,而卖尽量在第一个卖点,这是买和卖不同的地方。
对于任种走势,首要判断的是均线位置:空头排列还是多头排列
。
在空头排列的情况下,一旦出现缠绕,就要密切注意了,特别是这个缠绕是在一个长期空头排列后出现的,就要更加注意了,其后的下跌往往是介入的良机,因为空头陷阱
的概率简直太大了。必须提醒,这一点对趋势形成的第一次缠绕不成立。但缠绕之后必有高潮,唯一的区别只是均线位置的区别,关键判断的是均线位置而不是高潮的有无。
均线出现缠绕,这缠绕究竟是中继还是转折
首先
,短期均线上位趋势出现的第一次缠绕是中继的可能性极大,如果是第三、四次出现,这个缠绕是转折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其次
,出现第一次缠绕前,5 日线的走势必须是十分有力的,不能是疲软的,这样缠绕极大可能是中继,其后至少会有一次上升的过程出现;第三
,缠绕出现前的成交量不能放得过大,一旦过大,骗线出现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量突然放太大而又萎缩过快,一般即使没有骗线,缠绕的时间也会增加,而且成交量也会现两次收缩的情况。
任何不在这两个买点买入的行为都是不可以原谅的,因为这是原则的错误,而不是高低的区别。
对于第一个买点,一旦上涨时依然出现长期均线上位的缠绕,那么一定要退出,为什么?买入的基础在于长期均线上位最后一个缠绕后出现背驰,而现在又出现长期均线上位的缠绕,意味着前面引导买入程序启动的缠绕并不是最后一个缠绕,也就是程序判断上出现问题,因此必须退出。不排除这种情况,就是退出后,缠绕经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折腾慢慢变成短期均线上位,最后还大幅上涨了(这种情况即使出现,也可以根据第二个买点的原则重新介入,所以真正的机会并不会丢失),但即使这样,也绝对不能因为这种可能的情况有侥幸心理。因为还有更大的可能是缠绕后出现加速下跌。
对于第二个买点,一旦该缠绕中出现跌破前面长期均线上位的最低位,就意味着买入程序出现问题,必须在任何一个反弹中把股票出清。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后面出现上涨,但理由如上,任何操作,没有百分百准确的,一旦出现特殊情况,一定要先退出来,这是在投资生涯中能长期存活的最重要一点。
要把握好这个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必须深刻理解买点定律:大级别的第二类买点由次一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如果资金量不特别巨大,就要熟练短差程序:大级别买点介入的,在次级别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可以先减仓,其后在次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回补。
这样才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