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
缠论
zcj 帖子: 167
zcj
2022-09-15 06:26:18

一、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

第一类买点: 利用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首先要利用长期均线上位最后一次缠绕后背弛构成的空头陷阱抄底进入,这是第一个值得买入的位置。

第二类买点: 即第二个值得买入或加码的位置,就是短期均线上位后第一次缠绕形成的低位。

第一、二类卖点:与买点的情况相反。

第一类卖点:短期均线上位缠绕后出现背驰。

第二类卖点:长期均线上位的第一个缠绕高点。

买点定律: 大级别的第二类买点由次一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

短差程序: 大级别买点介入的,在次级别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可以先减仓,其后在次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回补。

应用要点: 买的时候一般最好在第二个买点,而卖尽量在第一个卖点,这是买和卖不同的地方。

二、分析理解

对于任种走势,首要判断的是均线位置空头排列还是多头排列

1.空头排列

在空头排列的情况下,一旦出现缠绕,就要密切注意了,特别是这个缠绕是在一个长期空头排列后出现的,就要更加注意了,其后的下跌往往是介入的良机,因为空头陷阱的概率简直太大了。必须提醒,这一点对趋势形成的第一次缠绕不成立。但缠绕之后必有高潮,唯一的区别只是均线位置的区别,关键判断的是均线位置而不是高潮的有无。

2.多头排列

均线出现缠绕,这缠绕究竟是中继还是转折

首先,短期均线上位趋势出现的第一次缠绕是中继的可能性极大,如果是第三、四次出现,这个缠绕是转折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其次,出现第一次缠绕前,5 日线的走势必须是十分有力的,不能是疲软的,这样缠绕极大可能是中继,其后至少会有一次上升的过程出现;第三,缠绕出现前的成交量不能放得过大,一旦过大,骗线出现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量突然放太大而又萎缩过快,一般即使没有骗线,缠绕的时间也会增加,而且成交量也会现两次收缩的情况。

三、操作指导

任何不在这两个买点买入的行为都是不可以原谅的,因为这是原则的错误,而不是高低的区别。

对于第一个买点,一旦上涨时依然出现长期均线上位的缠绕,那么一定要退出,为什么?买入的基础在于长期均线上位最后一个缠绕后出现背驰,而现在又出现长期均线上位的缠绕,意味着前面引导买入程序启动的缠绕并不是最后一个缠绕,也就是程序判断上出现问题,因此必须退出。不排除这种情况,就是退出后,缠绕经过以时间换空间的折腾慢慢变成短期均线上位,最后还大幅上涨了(这种情况即使出现,也可以根据第二个买点的原则重新介入,所以真正的机会并不会丢失),但即使这样,也绝对不能因为这种可能的情况有侥幸心理。因为还有更大的可能是缠绕后出现加速下跌。

对于第二个买点,一旦该缠绕中出现跌破前面长期均线上位的最低位,就意味着买入程序出现问题,必须在任何一个反弹中把股票出清。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后面出现上涨,但理由如上,任何操作,没有百分百准确的,一旦出现特殊情况,一定要先退出来,这是在投资生涯中能长期存活的最重要一点。

要把握好这个均线构成的买卖系统,必须深刻理解买点定律:大级别的第二类买点由次一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类买点构成。如果资金量不特别巨大,就要熟练短差程序:大级别买点介入的,在次级别第一类卖点出现时,可以先减仓,其后在次级别第一类买点出现时回补。这样才能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zcj 帖子: 167
zcj
2022-08-15 03:41:08

选股

选股三维度

技术面维度

资金面维度

资金面特点:

任凭海浪起伏,我自岿然不动,走势特立独行,不拘泥于整个环境的涨跌

基本面维度

基本面特点

持续赚钱,高速成长,不断创新。

  • 持续赚钱:每年的营收 >15%,而且持续给股民分红。
  • 高速成长:不是纯利润,而是营收的高速成长。公司资产、公司规模的高速成长。
  • 不断创新: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增长共同进行。

方式一

第一步 看排名找热点

第二步 热点之中找买点

方式二

第一步 买点构建股票池(技术面)

技术面选股的核心逻辑

大周期向上未完成的前提下的小周期回调可以完成的地方参与(看大、做小)。

具体模型

1分钟k线图,5均线上穿13均线(金叉)1次,在其上面有一波涨势(5、13均线不缠绕),直到5、13均线缠绕,下穿(死叉)2次,上穿(金叉)3次,下穿(死叉)4次,上穿(金叉)5次。则第5次为买点。

第二步 热点精选找目标(基本面)

zcj 帖子: 167
zcj
2022-08-09 08:57:37

操作步骤:

一看位置

二看结构

三看强弱

四看比价